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62篇
  免费   8120篇
  国内免费   10374篇
测绘学   3991篇
大气科学   5197篇
地球物理   9256篇
地质学   28097篇
海洋学   4906篇
天文学   2132篇
综合类   3277篇
自然地理   7500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1201篇
  2021年   1396篇
  2020年   1450篇
  2019年   1658篇
  2018年   1410篇
  2017年   1621篇
  2016年   1751篇
  2015年   1921篇
  2014年   2403篇
  2013年   2402篇
  2012年   2691篇
  2011年   2932篇
  2010年   2476篇
  2009年   3002篇
  2008年   2954篇
  2007年   3327篇
  2006年   3223篇
  2005年   2846篇
  2004年   2675篇
  2003年   2587篇
  2002年   2271篇
  2001年   2005篇
  2000年   1864篇
  1999年   1736篇
  1998年   1485篇
  1997年   1357篇
  1996年   1229篇
  1995年   1042篇
  1994年   1080篇
  1993年   911篇
  1992年   714篇
  1991年   504篇
  1990年   446篇
  1989年   348篇
  1988年   261篇
  1987年   173篇
  1986年   119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24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利用RS和G IS技术,以土壤含水量为基础因子,对青藏高原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水分保持功能及其价值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有效评价,以直接的货币形式反映出青藏高原主要草地类型的土壤水分保持功能的大小。通过计算和分析发现:(1)由于草地类型分布面积、单位面积保持量的影响,各种类型草地提供的土壤水分保持功能及其价值贡献率有较大差异,按照大小依次为: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高寒荒漠类、高寒草甸草原类和温性山地草甸类;(2)草地对土壤水分保持量及其价值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变化过程;(3)由于各种草地类型所处地理区域不同、草地本身各种自然特点和整体生态功能的不同,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的土壤水分保持功能及其经济价值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自西北至东南逐渐降低。应该说,由于青藏高原地域、地理和独特气候等原因所致,本文计算得出的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水分保持功能及其价值的具体数值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壤水分保持功能的强大及其在生长季中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和基本规律(这种规律性结论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这是一种在区域尺度上揭示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水分保持功能及其价值动态变化过程的方法尝试,这也是对动态评估生态服务功能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42.
山地灾害研究的发展态势与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积善  王成华 《山地学报》2006,24(5):518-524
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自然灾害问题。据最近几年的国际学术会议,泥石流、滑坡研究的前沿领域是:泥石流、滑坡活动的地带性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泥石流、滑坡起动机理、动力学模型;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风险分析、发生时间预报;成灾机理与减灾防灾关键技术。国内研究较晚,但发展很快。经过近50 a的研究,涉及上述诸多研究颁域。但研究不深,还存在不少差距。据国内外研究态势,针对山地所实际,提出了在泥石流、滑坡理论创新和防治关键技术等研究方面12条任务。  相似文献   
943.
塔里木河源区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源区是我国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总面积达17 745.51 km2,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30%;同时本区又属于我国升温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应用冰川系统变化的功能模型,对塔里木河源区冰川系统在本世纪对气候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50年,如气温比1961~1990年高出1.9~2.3℃,本区冰川面积将减少4%~6%,冰川径流将增加22%~34%,零平衡线将上升62~94 m;如此升温率持续到本世纪末,则本区冰川面积将减少10%~16%,冰川径流将会回落,但仍比本世纪初多11%~13%,零平衡线将上升156~233 m。  相似文献   
944.
实施流域生态管理的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集中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中下游湿地利用面临的问题,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湿地环境,解决区内上、下游用水的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区域湿地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必要遵循湿地流域分布规律,应用流域生态学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流域生态管理。一方面,要从流域角度处理好几大江湖关系、蓄泄关系、湖垸关系和山湖(河)关系等;另一方面,在流域内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对流域湿地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合理布局和统一规划;同时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长江中下游湿地资源,开拓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945.
三江平原旱田耕作对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累积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袁兆华  吕宪国  周嘉 《湿地科学》2006,4(2):133-137
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实验场,对不同耕作年限的湿地土壤(0~20 cm)进行环境累积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渐变,物理性质方面,土壤容重和比重逐渐增大,而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年减少;化学性质方面,土壤pH值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则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逐年降低。弃耕后土壤性质有所恢复。土壤性质在开垦初期变化较明显,而后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946.
苏莹  赵明宪  王国平 《湿地科学》2006,4(4):292-297
通过对长白山圆池4个泥炭剖面样品的分析,揭示了其氮元素分布规律。在圆池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利用泥炭采样器采取新鲜泥炭样品。分析结果表明,4个泥炭剖面氮元素含量在0.014%~3.353%之间;剖面间相比较,其中贫营养泥炭整体含氮量较低;4个泥炭剖面的氮元素分布呈现明显规律,受泥炭上层不同植物、泥炭水分和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的影响,泥炭剖面中氮元素累积峰可能出现在剖面的表层(0~5cm)或中间层(10~20cm);泥炭剖面氮元素与有机质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泥炭剖面C/N比值变化在9.51~66.98之间,部分剖面层位C/N比值异常高,表明该层位碳的累积速度显著高于氮元素。  相似文献   
947.
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化推进的主要目标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的成功转型所体现出来的工业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发展规律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文章分析了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过程,并根据其影响机制,得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从中获得的启示和可借鉴的经验,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出较为符合实际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48.
四川盆地地下卤水资源优势及综合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盆地地下卤水自震旦系至白垩系各层系皆有分布。卤水具有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品质优异、高承压及气卤同产等优势特点,是四川得天独厚的液态矿产资源。卤水中含有K+、Br-I、-、B3+、Li+、Sr2+、Rb+等多种有用组分,皆为国家紧缺和紧俏物质,其含量多数可达工业开采品位,为优质化工原料水,经济价值极高,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49.
On the Kuril Islands there are 85 volcanoes, 39 of which are active. Hot springs and mud pots are wide spread in this area and have significant inputs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urrounding surface waters and environment. We present results of trace elements as well as data on H, O, S, and He isotope ratios for hydrothermal systems of the Mendeleev Volcano (Kunashir Island) and surrounding surface waters. Water and gas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springs and holes as well as creeks and the Lesnaya River. Among the thermal water types, three main groups can be distinguished. The first group includes the waters, in which SO4^- ion predominant. The water temperature on the surface reaches 97℃, and TDS varies from a few g/L to 7 g/L. These waters are acid to superacid with pH values ranging 0.6 to 2.3. The second group is sodium-chloride waters. A maximum TDS is 14.2 g/L. The waters are neutral or alkaline; pH varies from 6.9 to 8.2. The third group is the sodium-chloride-sulfate-bicarbonate water. The Stolbovskie springs, located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Mendeleev Volcano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is type. The pH of these waters is close to neutral. TDS is 1.9 g/L. They are rather the derivatives of sodium-chloride waters arisen from dilution of them by subsurface waters. The Kuslyi Creek and Lesnaya River are located near the Mendeleev Volcano. The most acid springs discharge into the Kislyi Creek as a result pH of this creek being 2.5, and contents of most elements rather high. For example, the contents of dissolved solids of Si, Fe, Al, Mn, Zn, in waters of the Kislaya Creek are 22.1, 8.1, 6.2, 1.29, and 0.28 mg/L, and correspondently. The water of the Lesnaya River, (Before the Kislyi Creek, pH is about 8 with TDS 102 mg/L, but after the Kuslyi Creek, pH decrease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hemical elements increase. Debit of the Kislayi Creek in summer season is about 370 L/sec. It means that every day only this small creek inputs in the Lesnay River about 706 kg of Si;  相似文献   
950.
Crystallization under confinement conditions is a very important process in geochemistry and geophysics.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fluids in nanometer scale pore spaces can provide a unique microscopic insight into the structure, dynamics and forces arising from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We discuss in this paper molecular dynamics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crystallization in pores of nanometer dimensions. The crystallization pressure due to the freezing of a model of Argon in a nanopore is computed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ore geometry in determining the dynamics of confined fluids, as well as mass separation in binary mixtures. It turns out that the pore geometry reveals itself as an important variable, leading to 1) new mechanisms for fast diffusion in confined spaces, and 2) accumulation of solute in specific regions inside the p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